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 fiddler 的界面工具条了。
这部分的内容小而杂,我们把工具条从左往右依次进行介绍。
第一个一个气泡按钮就是给捕捉到的会话增加一个备注,不常用。选中会话,点下该按钮,就可以增加备注了。
右边 replay(数据重放)按钮是回放按钮,比较常用。想重播会话,就可以点这个按钮,在底部对该请求做了一次回放,快捷键是 R
。可以多次重放。
一个 ×
按钮是清空监控面板的,可以过滤掉不同的请求,也可以清空全部的请求。
Go(转到)按钮是调试 debug 按钮,让请求断点继续往下走。结合状态栏使用。在状态栏第三格点一下,箭头朝上打叉,表示请求在发送的阶段有一个断点,再按下向下的是请求回来的时候产生一个断点。比如朝上的,用 replay 功能重播,但是请求没有发出去,想让断点继续走,按一下 go
就可以了。类似调试代码中的 debug 功能。
Stream 按钮,是用来模式切换的。在流模式和缓冲模式下进行切换,按下为流模式。这个我们在前面的课程已经详细奖结果了。
Decode(解码)按钮是帮助我们把 http 请求里面的东西解压出来,在查看的时候更方便一些。
keep session(保持会话)可以设置保存会话的数量,保存越多,程序占用内存越大。如果性能不是特别好,建议不要保存所有会话。
靶心形状按钮是帮我们过滤不想看到的进程发出的请求,只保留我们要看到的进程的请求。方法是比如只想看到谷歌浏览器请求,把靶心拖动到谷歌浏览器放开即可。
Find(查找)按钮是查找功能,当会话数量比较多的时候的功能,可以设定颜色。
后面的工具栏按钮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讲完。
课后作业:
敲黑板!布置课后作业了!
请大家复习熟悉工具栏里面提到的命令。
以下是我们的视频教程:
在线观看:
高清源文件下载:
感谢大家的收看,我们下期再见!